就像書本說的:
也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請消防隊員幫忙
但是你每天都需要清潔隊員幫忙
我們對於每天產出的垃圾,好像自然而然、理所當然地
都覺得它們應該要消失
每天就應該要有人把它們默默地收走
這一且真的有那麼簡單容易嗎?我們對於每天維持都市運作、帶走廢棄物的清潔系統,知道的有多少?
關於這一點,作者羅蘋.奈格爾(Robin Nagle)
想瞭解每天我們的垃圾都上哪裡去了?是誰在替我們 Picking Up?
作者以一位女性紐約大學環境課程與人類學臨床教授的身分,加入紐約市清潔隊
撿垃圾、開垃圾車
以親身的經歷瞭解清潔隊員的苦與樂,探究外人所見的與清潔隊員感受的差異
首先來科普一下
9,216人的清潔隊員服務820萬人紐約市民
每天清運1萬1,000公噸住家一般垃圾以及2,000公噸回收垃圾
有59個分區
預估工作人力:實際需要人力為1:1.5(備用係數為1.5)
也就是說,如果1件工作要10個人做,那要準備15個人的人力
因為有休假、受傷、臨時應變的需要,機具的數量亦同
但如果工作執行順利,則備用的人力會被分配到其他的分隊幫忙
每天接近中午時,清潔局就會估算隔天全市需要多少人力
然後發布命令,平衡人力
每天結束時,隊員要在勤務版面前,查看自己隔天要到哪裡做什麼工作
年資很重要,影響到階級、被分配的工作項目、地點、時間
資深的隊員通常只要確認他們已經知道的事情
資遣的隊員很難預測下個班次
因為紐約垃圾堆在路邊垃圾桶由隊員收運
因此會有人先去區域繞一圈,預估今天轄區需要多少車次垃圾車來收運,回報總部,再統一調配人車數量
因此預估的數量要準
如果每車裝不到10.6公噸,表示需用車數多估了,小隊長會被K
紐約市清潔隊不定期會抽驗酒精及毒品反應(呼氣及驗尿)
生涯中被驗到超過3次就會被fire,連退休金也沒
資深的隊員,固定的薪水加上加班費、夜間加給、垃圾車加給...等,年薪可達9萬美元
住在高級社區,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卻不會告訴鄰居,自己是清潔隊員...
看到這邊,好像覺得清潔隊員的工作好像還好嘛!
這邊我提一下書裡面看到的重點
1.被無視
穿上清潔隊制服,好像穿上隱形裝一樣
可以肆無忌憚的直視美女,因為根本沒有人會注意到清潔隊員
不管在執行什麼勤務,清潔隊員不過就是路人閃避的障礙物
就算在路人的正前方一次又一次地說著「麻煩讓讓」
他們還是看不見、聽不見
清潔隊員老是被無視,通常只有出差錯時,才會被注意到
2.易受傷
清潔隊員在執勤時喪命的機率比警消人員高了許多倍
最可能受傷的不是背部,跟我以為的不同,是腿。垃圾會造成許多穿刺傷,因此前輩特別叮嚀不要把垃圾靠在腿上搬運
書上講了一個故事:
漢利有二十三年的工作資歷,那天,在接近第八十四街的新烏特勒支大道(New Utrecht Avenue)上,他沒有特別提防他要去收的垃圾袋與垃圾桶,那堆垃圾看似尋常,在這個站點等著他去收,這是工線上的最後一個站點。他把一包垃圾扔進車斗,轉身背對垃圾車之際,壓板壓破一個袋子,弄破藏在裡頭的一罐液體,結果液體全噴到漢利身上,那是濃度百分之七十的氫氟酸。
全紐約市和整個地區,有將近兩千名清潔局同仁參加他的葬禮,電視新聞也有報導,但是沒人被指控謀殺他。
我們雖然實施垃圾不落地,大多數民眾會自行將垃圾丟入垃圾車
但我們的隊員也是經常要幫行動不便的民眾提垃圾
還有搬運廢棄家具等巨大垃圾
另外,站在垃圾車後方隊員也不時有摔出車外的工安意外
更遑論長期的勞動傷害了
3.重管理
這邊我體會到的是紐約市對於清理家戶垃圾系統性的管理
本書把紐約的垃圾清潔歷史大概講了一遍,從十七世紀講起
一開始大家把垃圾堆在路邊,丟到河裡
不重視公共衛生的結果,黃熱病盛行
直到一八五O年,開始有駕著馬的貨運車夫,受雇於清運垃圾
但紐約依然髒亂不堪,直到華林上校擔任街道清潔局局長
採用白色制服代表清潔衛生讓市民注意
提升清潔隊員薪水,降低清潔隊員工時
強力要求每一條街道都要清掃,終於為骯髒的紐約市帶來清潔
演進至今,清潔局管理暨預算科(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會精算每條路線需要多少人員、時間、收多少垃圾
(路徑由GPS幫忙規劃)
多少車輛要加多少機油、起重潤滑油
多少分隊有多少車輛需要多少輪框多少輪胎
哪裡人手太多,哪裡人手不夠,發布命令,平衡人力
心得
會借這本書來看主要是因為與個人工作有關(
常接觸也常感受到清潔隊員的辛勞與付出
希望每一位接受清潔服務的市民,可以體貼我們的隊員
很多事情,都是小動作就可以幫大忙
例如
垃圾妥善包好、分類,有尖刺、危害性請多包覆,並向隊員叮嚀說明請多加注意安全
事業廢棄物請不要混在家戶垃圾中丟棄
因為不知道被擠壓後噴出會有什麼危險(書中提到的粉末、腐蝕液體經擠壓後噴出都是極可怕的殺人利器)
該回收的就回收(書中提到的保齡球,擠壓後像炮彈一樣打中隊員的肚子,真的很可怕,請送回收車)
不要無視隊員,至少在他們工作的時候不要妨礙他們
如果可以給他們點個頭微笑就更好了
不要隨便把垃圾丟到水溝,因為清溝也是隊員的工作
如果水溝堵塞排水不利導致淹水,是造成大家的問題
如果時間到了垃圾車沒有來,請耐心等待
他可能在前幾站垃圾太多耽擱了
垃圾不會自動消失,垃圾清理不是理所當然
一切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即使現在隨水費徵收的廢棄物清理費用相當低廉,資源有限,也是不能濫用)
能夠減少垃圾量是最好的
人人尊重彼此的職業,抱著同理心,互相幫忙不為難
社會順利運作,才是人類共同的幸福
這本書像故事書一樣,雖然有點厚,但是不會艱深
如果像我一樣,對清潔隊有點認識的人,將台灣與紐約的清潔隊運作參照比較,讀起來會很有趣
如果完全對清潔隊不瞭解,看了這本書,會對清潔隊有點認識
讀完以後可以觀察我們的隊員夥伴,培養我們體貼隊員的心
也是很不錯,推薦給大家
哪裡買
博客來
讀冊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